旧粮仓变身展馆,果品仓库被改造成摄影博物馆;“观察与被观察”“这个世界存在吗”“时间之风”……在古城连州,说起摄影节,从摄影发烧友到老街坊乃至学生哥,都有着不少的共同话题。
11月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指导的“2025群众文化品牌发展大会”在海南三亚举行,已举办17届的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被授予“全国文化品牌典型案例”称号。
从2006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国内唯一的“中国摄影之城”,到列入广东省“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点文化项目,再到今年又夺国字号荣誉,历经二十载浸润,摄影已成为连州城市的文化符号。
连州也以其“小城办大事”的气魄与智慧,成功打造了县域城市举办国际性专业艺术活动的实践样板,为众多中小城市发展特色文化事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板与路径。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成为国际摄影界了解中国摄影并展示国际当代摄影成果的重地。黄津 摄
在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上观展、交流的国外摄影师。黄津 摄
粮仓展馆。黄津 摄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被授予“全国文化品牌典型案例”称号。邓国娣 摄

缘起
小城办大节开广东之先河
连州与摄影年展结缘,要从2004年说起。时值清连公路(107国道)路况受损严重,地处粤北山区的连州亦因道路之困,招商引资受到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放缓。
“那时去珠三角招商,说起连州,别人只知‘连县’而不知有‘连州’,知名度很低。”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发起人之一,曾任连州市长、市委书记的林文钊回忆,地方没有名气,要发展、快发展,困难重重。此时,也恰逢连州撤县建市10周年。
如何寻找一个突破口,打响连州城市名片,助力当地快速发展?这成为当时连州党政领导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004年冬,策展人、摄影家段煜婷先后几次来清远考察,欲在当地举办一个摄影节,开广东之先河。“经时任清远市委副书记邓光荣等推荐,段煜婷来到了连州,古朴的民风、秀丽的山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段煜婷初步定下了在连州举办的意向。”林文钊回忆说。
多次协商后,2005年3月8日,经过连州市四套班子会议讨论决定,同意当年开始举办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拟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连州创造一个文化与经济、专业与市场共赢的高层次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搭建一个国际性的摄影艺术交流平台,让高水平的艺术摄影走进基层,让连州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世界级的视觉盛宴;同时,借助摄影这一世界性语言,向外界展示连州独特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发展活力,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让连州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连州”的目标。
是摄影年展选择了连州,其实也是连州选择了摄影年展。连州丰富的摄影资源和摄影人才,也是促成年展落户的原因。
连州摄影的萌芽相对较早,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的连县文化部门在经济极为困难的形势下,组织群众参加摄影培训,成效斐然。其中王东甫应邀赴美国密执安大学、英特罗肯艺术中心及华盛顿科学艺术展览馆等地举办《中国瑶族风情摄影展览》;黄宅裕作品先后获香港、澳门国际摄影展览金牌、富士杯全国摄影十杰年赛第一名。
而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香港资深摄影家张伯根等人来到连州,其在当地创作的作品很快在国际摄影展览中获奖,引来一批批香港摄影发烧友来到连州这个“被发现的沙龙摄影圣地”进行创作。
由于频频获奖,连州在粤港澳摄影界渐渐声名鹊起。

崛起
引领世界摄影界潮流
连州要办摄影节?当年,此消息一经传出,连州一度受到质疑。一方面,连州位处粤北,交通不发达,举办这样的国际文化盛会,会否应者寥寥?其次,政府花这些钱办节,是否会沦为一项面子工程?还有,山区小城办大节,连州能行吗?
答案唯有交给时间来证明。2005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甫一面世,就受到了海内外摄影界的高度关注。
始终举着创新和实验的大旗,以高水平学术研讨、高质量作品展览见长,在体制外成就一个专业化、国际化的视觉艺术展览模式,这是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举办的初衷。
“荷赛”评委菲利普·布兰金索普,素有“摄影界莫扎特”之称的雅克·亨利·拉蒂格,英国摄影大师马丁·帕尔,中国著名艺术批评家栗宪庭,世界新闻摄影大师班发起人罗伯特·普雷基,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鲍昆,德国大师奥古斯特·桑德,瑞士摄影家瓦尔特·博斯哈德……历经17届的举办,一个个知名的摄影艺术界“大咖”的身影(作品)频频出现在连州,带来了一场场摄影艺术的思想风暴,引领着世界摄影界的潮流。
“我的照相机”“这个世界存在吗”“时间之风”……此外,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每年的学术主题,均给国内外摄影界带来一场令人期待的话语风暴,意义深远。
除了保持一贯的学术性、专业性水准,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在挖掘、培育中青代摄影师上亦不遗余力,推动了中国摄影事业的发展。
一方面,通过举办专门的展览,推介、展示中国的年轻艺术家。如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和谷仓当代影像馆共同主办“中国摄影样书比赛”,为中国杰出的摄影作品集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并提供进入国际顶尖的摄影从业者视野的机会。
设立雅伦格文化艺术基金会奖,该奖项旨在推动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在威尼斯国际平台的传播,树立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新的形象;发掘中国青年摄影师,并支持其创作。
同时,中国的年轻艺术家通过参加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开始在摄影界崭露头角、大放异彩。张克纯、黎朗、戴翔、骆丹、陈晓云、陈哲、游莉、王久良、苏文……一大批年轻摄影师已被更多业界人士所熟悉。
实践已证明,连州用跨文化的摄影形式,以一年一度的视觉盛宴,为中国摄影指引新的坐标,成功示范了一条通往全球化的文化路径。
如今,在中国摄影界,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已成绕不开的话题。2006年,连州即被授予“中国摄影之城”称号,成为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也被列入广东省“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作为重点文化项目进行建设。
中国摄影家协会前主席邵华,曾担任首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艺术总顾问。她曾评价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为山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闯出了一条“双赢”的新路子。
2011年,时任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参观了摄影年展后认为,连州以“国际摄影年展”作为核心文化产业品牌,开创了山区小城举办国际摄影大展的先例,成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一大亮点。
“这是一个精彩、专业、高学术水准的摄影展。”2010年,时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副会长胡颖来到连州观展后点评说。
“我们办展览是为了弘扬正能量,让观展人知道如何提高照片的技术性,懂得如何欣赏照片,学会怎么通过读图理解这个时代。这一点,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做得越来越好了。”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终身名誉主席杨元惺说。
英国文化协会认为,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是目前来自中国城市的文化艺术项目中最为成功和具有独特魅力的摄影艺术节;英国《卫报》评其为世界十大最值得观看的摄影展会之一。
如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已成为立足广东、影响全国、走向世界的标志性群众文化品牌,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基层文化建设和艺术普及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连州样本”。

蝶变
带来真金白银“硬实力”
除了一年一度的国际摄影年展,随着连州摄影博物馆的落成,其每年举行的冬季展、夏季展等,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常态化的摄影展,也让摄影文化进入当地群众的生活,大批连州市民受到了摄影艺术的熏陶。
从2005年开始,张仁敏每年都参观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开阔了连州人的视野,感受到摄影艺术的独特魅力。”他认为,最直观的反映是,连州人以前的摄影作品以风景为主,但现在注重人文、社会现实的作品多了。
在刘志成眼里,连州因为举办国际摄影年展,倒逼地方政府改善配套设施,提升了市区公共服务水平。“刘禹锡文化广场、中山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建好了,道路扩宽了还实现黑底化,市容市貌得到大幅提升。”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的影响,还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层面上,让文化软实力转化为能带来真金白银的“硬实力”。
随着连州知名度的提高,2006年第二届举办期间,连州举行招商引资推介会,引资39亿多元;到了2025年的一季度“春启粤北·产城共生”活动,65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竣工、投产,总投资额达234.93亿元,实现了近10倍的增长。
年展期间,连州还推出了以古村落、自然风光为主的采风线路,旅游业迅猛发展。以2023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期间(2023.12.8—2024.1.12)为例,连州共接待游客37.27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3.11亿元,一个月的时间就几乎与2005年全年接待游客量和旅游收入相仿。
从2005年创办至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多名摄影师、策展人、评论家参与,累计展出作品数六万多幅,吸引逾四百万人次前来观展。
如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已走过了二十载春秋,初心不改、硕果盈枝,以其“小城办大事”的气魄与智慧,诠释了文化的力量如何超越地理与经济的边界,深刻改变一座城市的气质与命运。未来,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仍将继续秉持其开放、专业、包容、创新的精神,为繁荣中国摄影艺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世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书写更精彩的篇章。

纵深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8大亮点
铸就了响亮的国际文化品牌。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摄影节庆之一,与平遥、丽水等地的摄影活动齐名,被国内外摄影界誉为“中国摄影专业品质的保证”。它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多名摄影师、策展人、评论家参与,累计展出作品数六万多幅,吸引观展人次逾四百万。
打造了世界摄影艺术交流的平台。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坚守高水准、高质量、艺术性、专业性的办展初心,以其散发出的巨大专业艺术魅力,吸引着全球摄影人接踵而至,成为连州链接世界的重要对外交流平台,为世界摄影人提供了一个多元、交流、碰撞、共享的平台。成为集合海内外摄影艺术传承、研究、保护、发展的文化新高地。世界摄影因连州而丰富,连州因世界摄影而精彩。
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年展让连州及周边地区的百姓,特别是青少年,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世界顶级艺术,提升了审美素养,开阔了文化视野。每届年展的开幕式晚会,连州都会精心组织一些展示连州本地文化的精品文艺节目,如连州的传统习俗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在实现传统文化国际性输出的同时,也极大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促进了连州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连州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可供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历史遗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每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期间,都会配套策划推出一系列摄影采风精品路线、自驾游精品路线,将连州的精品旅游资源、古村落资源、古驿道资源串联成线,既为连州文旅资源集聚了人气,拉动文旅产业经济,又实现了通过广大来参展的策展人、摄影爱好者的镜头进一步扩大连州文旅资源对外宣传的目的。
提升了连州的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摄影”已成为连州最亮丽的城市名片。通过年展这一窗口,连州独特的历史文化、秀美的自然风光和蓬勃的发展景象得以广泛传播,吸引了大量游客、投资者和艺术爱好者前来,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拉动效应。
扩大了连州的国际朋友圈。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持续举办,连州发出的声音持续升温,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在全球的认可度也在持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和更多的海内外艺术家、摄影大师关注连州、走进连州、了解连州,通过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将各自的创作理念和艺术成果分享给全世界,摄影师镜头下的艺术之美,为海外各界人士开启了一扇了解连州乃至广东、中国的“窗口”。
探索了中小城市文化发展的成功路径。连州的实践证明,经济基础并非文化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关键在于决策者的远见、定位的精准和执行的韧性。它为全国众多渴望通过文化寻求突破的中小城市树立了标杆,提供了从理念到操作层面的全方位经验。
贡献促进中国摄影艺术发展的连州力量。年展通过严谨的学术策划,推动了中国摄影理论与批评的建构;通过切合时代的主题,兼具专业性、国际性和群众性的项目设置,为国内外摄影人呈现一个丰富多元的影像语境,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摄影人,共享世界摄影发展的成果。一批批摄影师,通过这个平台,走上通往国际摄影的大舞台。
南方+记者 黄津
通讯员 邓国娣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配资网站排名第一
元鼎证券官网-极速开户,专业团队全程服务!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