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派驻城口县高燕镇星光村第一书记刘金国(左一)走访村民,及时掌握他们的实际困难和迫切诉求。图源 重庆法治报
\n11月17日凌晨,重庆市城口县高燕镇星光村的高海拔地区迎来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降雪。一大早降雪稍停,村民胡廷文就迫不及待地走到院子外,清扫刚刚硬化好的入户道路,他一边清理掉落的树枝,一边热情地告诉记者:“40年咧,这条路(入户道路)终于被刘书记他们给修好了!”
\n
11月17日,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派驻城口县高燕镇星光村第一书记刘金国(右)入户走访,与村民亲切交谈,了解其近期生活状况与实际需求。图源 重庆法治报
\n胡廷文口中的“刘书记”,就是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派驻到星光村的第一书记刘金国。包含胡廷文家在内的10条总长2.05公里的入户道路,为55户村民解决了出行难的问题。这一条条小路,见证了驻村工作队的担当与奉献,也承载了星光村迈向美好生活的坚实步伐。
\n俯下身来 为民排忧解难
\n为助力打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收官战,今年7月,曾在部队服役20年、现任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办公室副主任的刘金国主动请缨,经组织批准,来到星光村驻村。到任后,他逐户走访发现,通过帮扶单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城口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城口县人民法院和高燕镇的共同努力,尽管全村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基础设施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存在。
\n
11月17日,城口县高燕镇星光村已经硬化好的入户道路即将投入使用。图源 重庆法治报
\n面对群众的诉求和期盼,今年9月,星光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把入户道路硬化工程列为年度头等大事之一,经帮扶单位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支持,争取项目资金,硬化入户道路2.05公里,才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n据了解,2021年至今,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已帮助星光村对部分村级道路进行了硬化,安装路灯150盏,为180余户村民接入自来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同时,助力星光村筑牢产业根基,引进市场主体建成全国首个箭叶淫羊藿GAP基地,常年带动60余人稳定务工,年发放工资约40万元;2024至2025年,新建1000亩林下种植基地,累计带动务工3500人次,薪资支出超50万元;助力6个总投资294.8万元的集体经济项目稳健运营,确保村集体年收益15万元按期分红。
\n如今的星光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从2020年的9500元提升至2024年的近2万元,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乡村发展焕发蓬勃生机。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精准帮扶,正让这座城郊村落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n用心用情 破解治理难题
\n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不是帮扶的终点,而是筑牢了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如何能让乡亲们红红火火的日子过得长长久久?刘金国将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的现代管理经验带到星光村,并将其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
\n该村的张家院子和胡家院子,曾因为共用水池的维护问题扯皮几十年,刘金国了解情况后,为两家院子共用的水池、道路拟订管护协议,细化出30余个条款,明确使用管护职责、安全责任、违约处置等,再经各户协商后签订协议,于村委会进行公示,真正做到了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n此外,针对村里的29个公益性岗位存在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刘金国把29位村民组织起来,一起讨论协商,制定管理办法。新的管理办法既量化职责,划定每人负责的范围、标准,也强化了监督,定期通报履职情况,3次督促后仍不履职就视为放弃公益性岗位。同时,村“两委”主动为村民配发劳动工具,打消了他们履职的后顾之忧;刘金国还自掏腰包,为他们每人买了一双价值200元的运动鞋。以真心换真心,新管理办法很快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让公共设施得到了有效维护。
\n据了解,驻村工作队还借助“星光夜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超市等载体,激发村民参与治理积极性,开展“大手牵小手”、退役军人座谈等活动,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归属感。搭建“儿童之家”并持续举办寒暑假公益课堂,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其中,“星光夜校”不仅成为技能培训阵地,更获评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通过“党建+”模式持续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n因地制宜 谋划长远发展
\n谈及下一步的帮扶,刘金国依旧是结合当地实情,从长远为村民谋划。城口县位于秦巴山腹地,地质灾害多发频发,是我市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县之一。包括星光村在内的高燕镇辖区,经常发生山体垮塌阻塞道路的情况。由于镇一级的应急救援力量有限,加上受限于清障成本,村里发生的堵塞往往要等到累积到一定土方量后,才能等来设备清理,严重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特别是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还可能会威胁到村民的生命安全。
\n为此,刘金国与星光村的村“两委”商议后,计划于明年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资子公司,在村里设立一个应急救援基础设备库,配置1台轮式挖掘机、1台新能源小货车、1台运载无人机,聘请4名驾驶员。在既能保障本村应急救援需求的同时,还能辐射周边,借助优势为村集体创收。他们算了一笔账:应急救援基础设备库运营3年就可回本,后续每年会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并能为星光村省下每年5万—10万元的清障费用。
\n展望未来的驻村工作,刘金国满怀豪情:“既然接过乡村振兴的‘接力棒’,那么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一步一个脚印,为乡村产业兴旺出谋划策、添砖加瓦,向组织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n重庆法治报记者 杨旭军 王海成
\n原标题:当好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 ——素描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派驻城口县高燕镇星光村第一书记最靠谱股票配资平台
元鼎证券官网-极速开户,专业团队全程服务!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