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得从鸭绿江边上说起正规配资平台推荐。
你要是站在丹东的江岸上,使劲朝对岸瞅,能看见一片不小的陆地,芦苇荡长得老高。
那地方叫薪岛,离咱这边也就一百来米,水浅的时候,感觉趟着水就能过去。
可你再仔细一看,岛上飘着的旗子,不是咱们的。
这片江心最大的岛,连着旁边的绸缎岛,就这么眼睁睁地贴在咱们家门口,户口本上写的却是朝鲜的名字。
这笔“账”是上世纪60年代算清的。
当时桌子一拍,定了。
消息传出来,不少人脑子都“嗡”的一下,想不通。
这不等于把家门口的地送人了吗?
这到底是当时没辙了,还是下了一盘大棋,到现在还有人掰扯。
要想弄明白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咱得把时间往回倒,倒回那场仗刚打完,硝烟味儿还没散干净的时候。
1953年7月27号,板门店那地方,气氛紧张得能拧出水来。
彭德怀元帅大笔一挥,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枪声是停了,但这事儿没完,反倒是中国和朝鲜一种新关系的开始。
按说仗打完了,兵就该回家了。
可几十万志愿军没动窝。
为啥?
朝鲜那边被打成了一片白地,百废待兴,更要命的是,三八线两边还互相瞪着眼呢。
美韩的飞机时不时就擦着边飞过来,搞点小动作。
谁来镇住场子?
还得是志愿军。
从遣返战俘这种头疼事,到非军事区里你过来一米我过去一尺的扯皮,再到帮着朝鲜老百姓清理地里没炸的炮弹,志愿军留下来干了整整五年。
这五年,不光是履行协议,更是拿命换来的交情,在和平年代里再过一遍火,看看成色。
时间一晃就到了1958年。
这年2月,朝鲜那边先开口了,对着全世界喊话:所有外国军队都应该撤出朝鲜半岛。
这话主要是说给驻扎在南边的美军听的,也是个姿态。
全世界的记者都把镜头对准了北京,看中国怎么接这个话。
结果,北京的回应快得让人吃惊,几乎没隔夜。
两天后,中国政府就发声明,一百个支持,并且当场拍板:我们的志愿军,分批,全部撤回来,一个不留。
这撤退可不是悄悄走的。
1958年10月25号,正好是志愿军出国作战八周年的日子,这一天成了告别的日子。
平壤火车站里,人山人海,朝鲜老百姓手里拿着花,脸上挂着泪,送“最可爱的人”回家。
军乐一响,火车开动,车里车外,挥着的手臂像一片林子。
这一幕,不是演戏,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感情。
中国这么干脆、这么彻底地撤军,办得敞亮。
这等于告诉全世界,我们是真想要和平。
更重要的是,这事给中朝关系定了调:咱俩是能在关键时刻把后背交给对方的关系。
有了这层底子,后来在谈判桌上发生的事,你才能看明白。
志愿军一走,两国之间一些历史上留下的老问题,就该摆到桌面上解决了。
最要紧的,就是那一千多公里的边界线。
这事儿主要卡在两个地方:一个是长白山,一个是鸭绿江。
长白山天池,两边都当是圣山,自古以来就是一笔糊涂账。
而鸭绿江上的问题就更具体了,江里头大大小小上百个岛,到底谁是谁家的?
尤其是那个薪岛和绸缎岛,个头大,位置又敏感,成了谈判的焦点。
这个薪岛,是鸭绿江泥沙冲出来的一块地,地理上特别有意思。
它离中国这边的大陆,最近的地方才140米,可离朝鲜那边,足足有将近3公里。
你要是按国际上通行的规矩,一般都是看主航道的中心线在哪边,或者国界线划在哪。
按这个标准,薪岛妥妥的是中国的。
咱们的谈判代表,一开始也是这么摆事实讲道理的。
但是,朝鲜那边的说法,也不能当没听见。
他们说,几百年来,都是我们朝鲜的老百姓在岛上住着,开荒种地,打鱼摸虾,早就过成了一个村,一个社会了。
你要从谁实际在用,谁在这里生活这个角度看,这岛跟朝鲜的经济、生活早就长在一块了。
而且,朝方代表翻来覆去就强调一句话:鸭绿江是“友谊江”,不是“界河”。
要是能把这两个岛划给朝鲜,那才是对咱们用血换来的友谊的最好证明。
话说到这份上,谈判就僵住了。
一边是地图上清清楚楚的地理逻辑,另一边是几百年生活下来形成的历史和感情。
这道题,不好解。
对于刚打完一场恶仗,国内一穷二白正要搞建设的中国来说,这已经不光是几平方公里土地的事了,这是在决定以后要怎么跟这个邻居处关系。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事得慢慢磨的时候,中国这边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决定:同意了,薪岛和绸扭岛,划归朝鲜。
不光是这俩岛,在长白山的划分上,也拿出了诚意,天池切了一大块给朝鲜。
从地图上看,这绝对是“吃了大亏”。
自己家门口的土地,就这么给了邻居,这在哪个国家的领土谈判里都少见。
但是,你要是把眼睛从地图上那几个小点上挪开,看看整个东北亚这盘大棋,你就会发现,这步棋走得有多深。
中国表面上丢了两个泥沙冲积岛,地质都还不稳定,说不定哪天一场大水就冲没了。
可换回来的东西,是实打实的,而且是管长远的。
头一条,就是整个鸭绿江下游的航行权和出海权。
最后签的协议里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中国的船,可以在整条鸭绿江下游随便走,一直开到入海口。
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虽然薪岛那些岛是朝鲜的了,但它们不能挡住中国船的路。
对于整个东北老工业区来说,黑龙江、吉林、辽宁,有了一个畅通无阻的出海口,这背后的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是拿多少个冲积岛都换不来的。
这就好比下棋,舍了一个卒,却把自己的车马炮全都盘活了。
第二条,是换来了一段稳当的邻里关系。
国与国之间,最容易擦枪走火的就是边界问题。
你看世界上多少仗,都是因为边界不清不楚打起来的。
中国用这种看起来是“让步”的方式,一次性、友好地把这段复杂的边界问题给彻底解决了。
以后,两国之间就少了这颗最大的定时炸弹。
这份用诚意换来的信任,让后来几十年,不管国际风云怎么变,中朝关系的大盘子始终是稳的。
第三条,是给新中国立了个形象。
当时新中国刚成立没多久,在国际上朋友不多,很多人都用怀疑的眼光看你。
你怎么跟邻居打交道,全世界都盯着呢。
在边界问题上,中国表现得这么大度,其实是向所有周边国家发出了一个信号:中国这个国家,讲信用,重感情,愿意坐下来和平解决问题,不是一个仗着自己大就欺负人的国家。
今天,鸭绿江的水还在哗哗地向东流。
江上的游船来来往往,丹东这边的游客会指着对面的薪岛,给孩子讲这段历史。
而旁边,满载货物的中国轮船鸣着汽笛,畅通无阻地驶向黄海,奔向更远的大洋。
参考资料:
沈志华. (2009). 中朝关系史料(1950-1967).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 (1962). 中朝边界条约.
李敦球. (2012). 中朝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当代韩国》正规配资平台推荐, (1), 4-15.
元鼎证券官网-极速开户,专业团队全程服务!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