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庭丽在五十岁那年悄然离世配资头条官网,留下了一个空缺的位置,圈内人提到她时,总是感慨她的坚韧,却也感叹她未能得到公正的对待。
她本名孟祥丽,生于1966年,台湾南投县的一个普通农家。那个时期,台湾经济刚刚起步,家境平凡,父母靠着种地和做些零活勉强维持生计。家中一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孟庭丽出生后,父母对她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家里人口多,父母希望能生个儿子延续香火,她和后来出生的妹妹从小便没能得到过多的宠爱和照顾。
童年时,家庭贫困,七口人挤在简陋的屋子里,生活条件拮据。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思想保守,始终认为养儿子才是最可靠的投资。当时,孟庭丽才上小学,家里便要求她帮忙干一些家务,减轻家庭负担。弟弟们上学需要花费,她作为大姐,理所当然地肩负起了部分责任。
展开剩余81%1979年,13岁的她初中一毕业便被迫外出打工养家。家中弟弟们还小,花销不小,她也没有太多怨言,就这样进入了工厂,开始了艰辛的打工生涯。那段时间,她尝遍了社会底层的辛酸,工厂的流水线工作既累又低薪,住宿条件简陋,但她始终咬牙坚持,年复一年地熬过了那些艰难的日子。直到17岁,父母才允许她回家读高中。然而,回到学校后,她发现自己与同龄人的差距已经拉大,课堂上的闲聊她难以参与,只能埋头苦读。
高中毕业后,父母并未支持她继续升学,认为女孩读那么多书不值当,建议她学一门手艺。于是,孟庭丽进入了医护专科学校,学习护理专业。1988年,她22岁时顺利毕业,成了一名护士,进入了医院工作。虽然工资比以前高,但家里仍把她当成了“摇钱树”,每月收入大部分都要寄回家。
随着孟庭丽逐渐长大,父母开始发现她有了一些外貌上的优势,认为她可以通过外貌赚更多的钱。于是,在80年代末期,她开始接触模特工作,拍摄广告等。工资比当护士时要高,家里自然乐得见她继续从事这一行。1992年,她26岁时在一次模特比赛中签约了知名品牌,正式踏入了平面广告圈,接拍杂志封面和商业拍摄,收入也大幅增加,然而家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父母依然掌控着她的收入,不允许她留下一分一毫。
1993年,孟庭丽转行成为演员。在台湾民视的警匪剧《中华警花》中,她出演了一个小配角——女警。尽管角色不大,但她凭借外貌和稳重的演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她开始接拍更多影视作品,艺名也改为孟庭丽,企图为自己的事业开创新局面。然而,现实并没有那么理想,她依旧是那个为家庭奔波的女人。二十六年的演艺生涯,她虽然出演过各类角色,但大多都是配角,且工作十分辛苦。
拍戏工作非常繁忙,早出晚归是常态。在工作特别多的日子里,她一日仅能睡三四个小时,赶场的速度堪比打仗。虽然工资并不高,但稳定的收入是她维持家庭生计的主要来源。父母年事已高,弟弟们纷纷成家立业,家庭的开销更大,她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圈内的人称她为低调,不参与炒作,也不常出席应酬聚会,专心拍戏。
1990年代,台湾电视剧进入黄金时期,孟庭丽参与了许多热门剧集的拍摄,如《星星知我心》和《败犬女王》等。尽管她在剧中不是主角,但她那张熟悉的面孔依旧频繁出现在观众眼前。进入2000年后,电视剧形式有所转变,她迅速适应了新的趋势,继续接拍影视作品。到2010年代,她多扮演一些中年妇女的角色,给人一种温馨亲切的感觉。
孟庭丽终身未婚,也未曾生育,独自度过了一生。圈内曾有传闻称她的感情生活一片空白,实则是她工作太忙,根本没有时间顾及个人生活。她的父母也从未催促她结婚,认为女孩一旦嫁人便不再是自家人,只要继续为家挣钱便好。她的所有收入几乎都交给母亲管理,自己过得十分简朴,既没有购房,也没有购车,甚至很难积攒起任何存款。她的弟弟们中有的进入娱乐圈,有的做生意,孟庭丽也始终在背后默默支持他们。
然而,繁重的家庭负担和高强度的工作,最终让她的身体在过度劳累中出了问题。2016年,孟庭丽在拍摄电视剧《加油!美玲》时突发脑溢血,送医抢救了11天,最终于2月5日去世。医生表示,她的过度劳累是导致脑溢血的主要原因,长期的高压工作令她的血管最终无法承受。
孟庭丽的一生,虽不富贵,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她一心为家,忠实于工作,也尽了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她离世后,追思会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焦点。2016年2月22日,在台北的殡仪馆,她91岁的母亲坐在轮椅上送别她的女儿。棺木被推进火化室时,母亲泪眼朦胧,家人们围绕着她,场面一片混乱。当遗产清点时,弟弟们提出争议,质疑遗产竟然如此之少。律师念出了清单:无房无车,存款也不多,所有的钱她几乎都捐给了需要的人。弟弟们争执不休,妹妹也插手其中,场面一度失控。
这一幕暴露了孟庭丽家庭中的裂痕。她从小为家付出,父母偏心弟弟,然而她的一生几乎都为家庭而牺牲,最终甚至连她所能积攒的财富也没有得到家人的认可。她的故事,就像一场长久的戏剧,始终扮演着配角,而她背后的家庭纠纷,却成了她离世后最让人唏嘘的一幕。
发布于:福建省元鼎证券官网-极速开户,专业团队全程服务!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