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的奥运冠军全红婵,在一次直播中用1小时的时间,吸引了400万观众,打破了直播间的记录。她的打赏金额高达近4.4万元,但令人惊讶的是,她并没有将这些收入私藏,而是将所有的打赏款项全数捐献给了公益事业。这一举动,不仅让人看到了全红婵的真诚与善良,也让虚假的流量营销手段瞬间黯然失色。
刚刚参加完全运会的全红婵,在宿舍里开启了她四年后重启的第二场直播。没有事先安排好的剧本,没有精心策划的内容,只有与队友间轻松的闲聊和日常互动。这样的直播,反而凭借真实的魅力,迅速冲上了全网人气榜首。
镜头前的全红婵完全没有奥运冠军的“架子”,她随意地叼着零食,凑近屏幕与陈艾森一起吐槽训练的辛苦,队友戴着狗头面具的乱入,让她忍俊不禁,笑声连连。宿舍里,上下铺的床沿挂满了各种玩偶,展现了这个18岁女孩天真可爱的另一面。当粉丝们狂刷各种礼物时,她反复叮嘱大家“不用送了”。直播结束时,她和师兄一起在屏幕前摸索,竟然找不到结束按钮。网友们纷纷调侃她是“直播小白”,这一切都让她看起来更加亲切、自然。
展开剩余77%然而,这场看似随意的直播,却蕴藏着最真诚的善意。在直播过程中,全红婵多次提醒观众,关注全运会的其他项目,尤其是跳水项目结束后,她更是号召大家将目光投向其他运动项目。直播结束不到24小时,她便公开晒出了来自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捐赠证书,宣布将收到的43598.6元打赏全额捐赠,用于资助乡村儿童的教育。她因此被授予“公益积极分子”的称号。对于全红婵而言,这笔钱并不算小数目,因为她的收入主要来自训练奖金和一些基础的代言,并没有高额的商业回报,但她毫不犹豫地将这份意外之财回馈社会,完全出于一颗真心。
全红婵的这一行为,也恰恰符合2025年久久公益节出台的公益新规精神。新规明确反对强制捐赠、虚假公示,提倡理性和真实的公益行为。全红婵并没有主动引导打赏,也没有借着公益炒作,甚至在直播前,她根本没有预料到会有如此多的打赏收入。她的捐赠完全是出于本心,这种“不为人知的善举”,远比那些精心策划的公益营销更具力量。
全红婵善良的本质,与她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她的父亲通过带货自家水果为生,始终拒绝借女儿的名气谋取私利;她的哥哥从事三农直播,年销售额突破500万,但始终不借妹妹的名声做宣传,凭借的是自己的选品能力。全家人秉持着低调、务实的原则,不争流量红利,不搞特殊化,但在公益领域,他们的步调始终一致,用行动展现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方”的道理。
与此相比,当前不少明星和网红将公益当作流量的工具,通过捐赠几万块的方式制造话题,甚至虚构捐赠金额博取眼球,或以公益为名进行强制捐款和违规操作,完全背离了公益的初衷。那些拿着天价代言费的人,在做慈善时斤斤计较,完全与全红婵的真诚捐赠形成鲜明对比。
流量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如何使用。有人利用流量收割私利,而有些人则通过流量传递温暖。全红婵的直播吸引400万观众,并不仅仅是因为她是奥运冠军,更因为大家看到了一个真实、纯粹的少女:在赛场上,她凭借“水花消失术”夺得金牌;在生活中,她会啃面包,偶尔犯迷糊,面对意外之财,她仍能保持初心。
偶像的真正价值,并非在于光环的璀璨,而是内心的纯净。全红婵通过她18岁的肩膀,承载了责任与善意,展现了流量时代最为珍贵的品质。她的捐款虽不算庞大,但像一束光,照亮了公益的本质——无杂质、不求回报。
真心的善意从不需要流量的加持。当越来越多的人将“作秀式公益”替代为“发自内心的行善”,当流量不再被用作收割利益的工具,而是成为传递温暖的桥梁,这个社会才能变得更加温暖。全红婵的行为,或许为流量时代的公益树立了新的标杆。
发布于:福建省元鼎证券官网-极速开户,专业团队全程服务!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